• 十八重工:钢构先锋 实业报国

十八重工:钢构先锋 实业报国

时间: 2024-02-09 22:48:26   来源: 极速体育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福建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大型钢结构构件加工制造配送,是福建钢结构专业加工配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5A诚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配送钢结构产品用于大楼、公共工程、桥梁、石

  福建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大型钢结构构件加工制造配送,是福建钢结构专业加工配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5A诚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配送钢结构产品用于大楼、公共工程、桥梁、石化、电厂及娱乐设施等。目前已跻身中国钢结构行业30强,连续多年成为云霄县纳税大户。

  厂区恢弘,机器轰鸣,巨型钢结构雄踞眼前,工人们正埋头焊接、打磨产品,工厂内一片热火朝天。这是记者近日在福建十八重工生产基地看到的景象。这个落脚云霄县列屿镇大坂村,远离民众视线的工厂,却是香港中环湾仔桥梁、厦门海西首座、厦门世侨大厦、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等地标性建筑的钢结构生产服务方。

  世侨大厦位于厦门鼓浪屿对面的鹭江道,全钢外立面、独特菱形外观显得简洁明朗,极具现代感。这座185米高的摩天大楼,所有的钢结构都是在福建十八重工云霄生产基地制作后,配送到厦门现场组装而成的。

  福建十八重工董事长鞠伟民和记者说,钢结构建筑比起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有着诸多优势。首先是环保,钢结构在工厂生产,施工现场组装,因此建筑垃圾大幅度减少,也不会带来扬尘污染。其次是安装快捷,钢结构建筑比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时间减少三分之一,可减少用工成本、时间成本。其三,增大使用面积,钢结构梁柱小,能节省出5-8%的使用面积。其四,抗震能力好。最后是可回收利用,钢结构建筑未来拆除时不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在发达国家,钢结构已经作为一种战略储备,平时可拿来建房子,战时可以拆下来做坦克、军舰等。

  据统计,欧美60-70%的建筑物为钢结构,韩国更是高达95%。五年前,福建省内的钢结构建筑还屈指可数,可现在它已如雨后春笋,由福建十八重工参与建造的漳州人行天桥、漳州体育馆就是离我们最近的钢结构建筑。全力发展钢结构绿色建筑,已变成全球潮流趋势。

  十八重工成立于2010年,但却“师出名门”,其并购的厦门闽船钢结构工程公司的前身是厦门造船厂钢结构分厂,传承了厦门造船厂近160的历史积淀和高超技艺。

  2016年9月15日3时05分,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厦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5级(阵风达到17级),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地区的最大台风。当天厦门几万棵大树倒下,而离台风最近的,位于厦门市环岛路上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标语牌却屹立不倒。这个广告牌就是十八重工子公司厦门闽船钢构公司设立。

  2007年,鞠伟民从人民副师级主官岗位退役。他放弃了到地方任副局级干部的金饭碗,主动为国家减轻负担,自主择业,就任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漳州金龙客车有限公司董事长。2009他在厦大经济学院EDP总裁班学习时,认识了同是干部,曾任厦门造船厂副厂长的邹鲁建,创业构想由此激发。

  在浮躁虚华的社会风气下,很多人将资本投入地产、金融等快钱行业,而鞠伟民却选择将资本投入到重工业,他说:“国家没有实体经济不行,欧洲金融风暴中,德国之所以最坚挺,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做到了一流。”

  2010年6月18日,投资3亿元的十八重工一期项目奠基。鞠伟民带领团队将一片荒山打造成一座4.5万平米的现代化厂房,仅仅用了5个月。这期间,他们还完成了9米宽的漳州人行天桥项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当年征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军旅速度”。 鞠伟民、邹鲁建的军旅情怀,为十八重工的发展奠定了坚韧不拔、团结高效的人文精神。

  怀揣实业报国的梦想,面对前期投资大、设备繁重、运输成本高、人才紧缺等问题,他和他的团队迎难而上,一步一步打开了局面。十八重工云霄生产基地总规划用地1000亩,分三期,达产后年产钢构30万吨以上,员工超过1000人,这里具有临港与临海天然区位优势。目前,该公司已拥有57000平方米的车间和国外引进的国际一流标准的钢构生产线,采用欧盟技术标准做全过程控制。此外,还有一座7000平方米预处理车间,有效地提高钢构件防腐效果,确定保证产品质量。

  十八重工首创中国钢结构行业供应链模式,不重工程,专注钢结构件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配送。他们与钢构产业上下游有名的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及战略联盟,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互利共赢。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福建十八重工不仅订单不断,将业务拓展到了香港、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还为区域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去产能”成为国家经济工作重头戏,而十八重工向来是“用钢”大户,年可消耗12万吨钢材,价值近5亿元。

  2013年,董事长鞠伟民荣获福建省政府颁发的“闽商建设海西突出贡献奖”;总经理邹鲁建连续多年荣获中国钢结构行业“优秀企业家”称号。

  十八重工自筹备之日起,就将人才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将目光投向国内外优秀人才,采取多渠道、多元化、多层面广纳人才。十八重工的副总经理JO slaats来自荷兰、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有着40余年从事钢结构工作的经验,在技术工艺、品质控制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

  JO slaats副总经理介绍,十八重工创立伊始,他就来到这里工作,相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让他对中国、对福建、对十八重工有了家的感觉。“做1000吨低质量、低价位的钢构件,不如做100吨的高质量的钢构件。”追求品质至上的他花了大量时间为十八重工培训工人,合格后方可录用、上岗。

  助推中国钢结构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为此,同时担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建筑业协会金属结构分会副会长的邹鲁建积极筹划人才培养之路。努力与有关部门、院校共同协商,拟创办 “海峡钢构学院”。

  今年6月12日,十八重工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院士参加了挂牌仪式。这也标志着,十八重工朝着科研攻关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来,他们将致力于解决钢构产品防腐方面的难题,逐步提升企业产品价值和附加值,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十八重工的“十八”取自总经理邹鲁建的部队番号,既是对军旅情怀的一种表达,更是对理想的守望。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