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的意志 海的胸怀 铸就钢铁的海洋

钢的意志 海的胸怀 铸就钢铁的海洋

时间: 2024-04-04 12:14:42   来源: 极速体育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历经20多年的风雨,从岩洞口红纸厂到永康市第一钢管厂,从浙江钢海实业有限公司到钢海集团有限公司,钢海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钢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红兵说:“资金、

  历经20多年的风雨,从岩洞口红纸厂到永康市第一钢管厂,从浙江钢海实业有限公司到钢海集团有限公司,钢海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钢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红兵说:“资金、技术、市场对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专注实业、持续创新,同时狠抓内部管理、注重团队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把企业做大做强。”

  上世纪90年代初,永康的五金制品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事五金产品制造加工大多需要一种重要的原材料———钢管,而此时全国成规模的钢管生产厂商很少,东南沿海地区几乎一片空白。永康企业采购钢管要远赴外省,途中的等待和运输周转特别漫长。

  听闻这些讯息,原岩洞口红纸厂厂长胡振祥感慨万千,永康及周边地区对钢管的需求量一直增长,可当地没有钢管制造企业,创办钢管制造厂肯定很有发展前途。他把想法告诉家人,起初家人劝他要慎重,毕竟投资陌生的行业有风险,但他的决心和毅力深深感染了家人,最终他的转行创业计划得到家人的一致支持。

  1991年10月,胡振祥携家人在永康城北杏桐山兴建厂房,成立永康市第一钢管厂,带领20多名创业者在荒山上开山修路、建设厂房,购置生产设备,选派青年骨干外出学习制管关键技术。创业初期异常艰苦,没有起重行吊设备,建厂物资只能靠肩挑背扛。道路没有硬化,雨天运输车辆进出就深陷泥泞,经常要人工推车前行。创业的艰辛难不倒曾在部队历练过、具有军人意志的他,他遇事不骄不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1992年5月2日,钢管厂的第一支钢管诞生了,该项目的投产填补了浙中南地区没有钢管制造企业的空白。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顾客青睐,迅速占领本省市场,并向福建、江西等邻近省份辐射,当年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

  永康五金制造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导致钢管市场需求慢慢地多样化、差异化,这对新生的第一钢管厂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1995年,胡振祥决定抢抓发展机遇,扩大生产规模,投资扩建制管二期工程,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增加产品规格种类,形成圆、方、扁管多系列、多规格供应生产。同年,为适应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需要,永康市第一钢管厂更名为浙江钢海实业有限公司。

  目光长远、聪明睿智的胡振祥为给年轻人更多的锻炼成长机会,浙江钢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便交给长子胡红兵经营管理,自己退居幕后抓人事和党建工作。

  鉴于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带钢全部要从外省购入,物流运输周转时间长、成本比较高,为大大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2001年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购买金温铁路上一条铁路专用线,购置两万多平方米的物流仓库。钢海成为金温铁路上唯一拥有铁路专用线的企业。

  为适应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快企业未来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延伸钢管制造业的经济产业链,公司先后投资成立了浙江索普实业有限公司、浙江联创投资有限公司、永康市红海物流有限公司、云南红海硅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2004年8月,在浙江钢海实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钢海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此为母公司组建钢海集团,营业范围涉及钢管制造、旅游休闲用品、体育健身器材、置业投资、物流配送、矿产开采等领域。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省百强工业私营企业、金华市非公有制企业50强和永康市五金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自2000年入围永康市“纳税百强”企业以来,连续八年位列“纳税百强”工业公司前十强,2014年上缴税收4600多万元。

  钢管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为钢海集团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怎么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胡红兵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就是立足实业,做大做强钢管主业,延伸发展钢管产业链经济,集团公司今后将围绕依靠技改挖潜能、依靠科学技术要效益、节能降耗抓环保,加大力度拓展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集团公司二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水平。

  依靠技改挖潜能是近几年钢海集团公司工作的中心和着力点。公司首先投入1500多万元实施制管生产线固态高频改造项目,将制管生产线上原有的电子管震荡高频全部改造成固态高频,改造后的制管生产线%以上,一年光电费就能节省400多万元。随后,公司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制管切割飞锯,将制管工作效率提升30%,并将切割长度误差控制在2厘米之内,极大地改善头尾切割变形、毛刺等缺陷,提升产品品质。另外,通过积极挖掘现有设备潜能,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同时采取合并职能交叉重叠岗位等措施,减少公司生产对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有效缓解招工难。

  从2011年起,公司职工总数呈年年在下降之势,但人均产钢量和钢管总产量同比均实现稳步增长,2014年实现钢管和平板产量34万吨。

  2013年至2014年,公司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对冷轧二分厂和李店分厂的酸洗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完成全部酸洗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同时,投入20多万元自建水样检测室,每天及时检测两个分厂的生产废水净化处理水质,建立严格的水样检测记录台账,生产废水净化处理后基本回收利用,少量达标排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2014年,公司连续两次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严格检查,树立起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

  2015年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精品管生产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形成正式生产能力。届时将形成精品管和普通管生产齐头并进之势,同时满足高端和普通客户对钢管产品的不一样的需求。精品管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品质衡量准则远高于普通钢管,应用领域更广泛,产品科技附加值更高。相信随精品管的推出,必将为公司的钢管制造业务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母公司推进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同时,集团全力支持下属子公司或分公司开展产品升级、产业转型。浙江索普实业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专注旅游休闲用品和健身器材制造的外向型企业,受欧美市场萎靡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受限。2012年,集团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全力支持索普公司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分析,2013年索普公司花巨资从德国引进先进的搪瓷生产制造装备,聘请科研院校高品质人才参与项目研发,同年向市场推出建筑搪瓷板和搪瓷橱柜两款新产品,索普公司的建筑搪瓷板以精湛的工艺、优异的质量,先后中标上海地铁和成都地铁等政府采购项目,为索普公司的产业转型升级开创了一条崭新之路。

  武义涟钢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是钢海集团和涟钢集团强强联手合作项目,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于2011年11月竣工投产。该公司依托装备国际先进的剪切设备和涟钢集团先进的轧钢技术,生产的优质钢材为永武缙五金产业集聚区内许多防盗门、五金家电、汽摩配等公司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配送服务。2015年初,武义涟钢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与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英文缩写vam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vama在汽车板和特种钢材生产方面的先进的技术,武义涟钢公司果断进行产业体系调整和产品升级,把普通板材升级为更能实现用户需求的高端工业板材,将加工配送优质汽车用钢、汽车面板和家电板作为今后公司业务发展主战略,既为永武缙地区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优质的工业板材,也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经过20多年的奋斗,钢海集团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有志青年。作为钢海集团的掌舵人,胡红兵在不同场合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与20多年来一心专注发展实业是密不可分的,今后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化,钢海集团将从始至终坚持专注实业。

  永康市“纳税百强”、永康市航母型企业、金华市民营工业50强、省百强工业私营企业……钢海集团荣誉陈列室挂着了一个个闪闪发亮的荣誉牌匾。在众多荣誉的背后,是公司领导人专注实业、运筹帷幄、锐意创新的智慧,更是敢打敢拼的钢海人20多年艰苦奋斗的成果。

  每一项成绩的取得不能离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钢海集团现有3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其中工龄5年以上的达一半以上。是什么让这么多老员工一直甘心在钢海默默奉献?毋庸置疑,是钢海的文化,是公司发展依靠员工的价值观念。

  正所谓“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制度,三流企业靠义气”,企业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因此,钢海集团一直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和谐幸福钢海。2002年5月,全面反映钢海发展动态、职工工作生活的企业报———《钢海报》正式创刊。《钢海报》秉承“认知企业、互通信息、传播文化、增强合力”的宗旨,每月出刊,10多年来从未间断。公司的大事要事、新闻趣闻和员工的妙语佳句等通过《钢海报》期期相传,已成为展现员工风采,彰显公司主流价值观,弘扬公司文化的重要桥梁和载体。

  钢海集团从始至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秉承“扶危济困,团结友爱”的精神,持续推进关爱员工系列工程建设。早在2007年,公司就积极做出响应上级政府和工会组织号召,率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关爱基金,每年多次对困难职工家庭开展互助帮扶活动。8年来,已陆续给200多名困难职工家庭送去100多万元关爱金,让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坚定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除定期发放关爱金,当员工突患重病或家里遭受自然灾害,家庭生活深陷困境之时,公司也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的精神,已深深烙在每个钢海人的心里。

  除了企业内部的互助帮扶活动,钢海的互助友爱精神也不断向外传递。为圆公司创始人胡振祥先生的夙愿,也为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公司从2011年起实施“胡振祥贫困助学项目”,每年向胡振祥先生母校浙师大附属中学(原金华二中)提供专项助学款,定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条件困难的高一新生,直至其完成三年高中学业;对升入大学及继续求学的学生再给予额外资助。受助的贫困学子每年接收助学金时,都会再一次追忆胡振祥先生刻苦求学、艰苦创业的历程,得到一次次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洗礼。公司希望以这样的洗礼内化成为他们学习生涯最大的精神财富。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让胡红兵坚信,只有历经磨砺才能造就一个优秀的人才,从而打造一流的团队;只有自己精心培养的管理干部,才能与公司齐心协力谋发展。

  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胡红兵一直十分重视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为钢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多次聘请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导师、行业翘楚为公司管理团队讲授先进管理经验,并为公司做针对性的内部诊断,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管理上的水准。另一方面,积极把管理人才派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

  钢海现有职工以青壮年居多,他们有强烈的上进心,有更多自我实现方面的诉求,公司成立起畅通的内部晋升通道,只要是工作勤恳、力求上进、技能出众的优秀员工都有得到提拔晋升的机会。现在集团公司的各级管理干部,绝大部分是从生产一线或基层岗位逐级提拔起来的忠诚度高、职业素质优、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的骨干。正是完善的用人、留人、育人培训机制,使得更多优秀员工甘于五年十载地在钢海默默奉献,稳定的干部职员队伍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展望公司未来的发展,胡红兵自信地说,钢海集团要“抢抓机遇、内强基础、外拓市场,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因为有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指引,完备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钢海人才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钢的意志,海的胸怀”,斗志昂扬的“钢铁航母”,已经载满勤劳、勇敢和智慧的钢海人,正朝着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阔步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